廉洁在理性与法治间攀升

 “大家排好队,立正、稍息、向右看齐!”侧目、移步、对齐,湖北省十堰市70多名重权在握的市直“一把手”及配偶在警官坚毅有力的口令声中进入当地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,体验为期半天的“高墙铁窗”生活,这一刻被定格在2015513日。这是一条极具震撼力的新闻:现任官员与落马官员如此近距离接触,面对面的交流,“高墙下”、“铁窗内”—别样的“现身说法”,亲身体验“贪廉一念间,悲喜两重天”的境地,灵魂得到将难以想象的警醒与震撼!近年来,反腐呼声不止,落马官员不断,众多“落马者”入狱后的自我反省与剖析几乎都离不开“贪欲”二字。为何在一个以礼义廉耻为基本文化底蕴的民族,却让贪欲在人性中如此恣意横行?

记得唐代柳宗元在他的寓言故事《蝜蝂》中讲到一种叫蝜蝂的小虫子,它有两个特点:一是喜爱背东西。爬行时凡能遇见的东西,总是抓过来背上,它的背本来就不光滑,因此东西堆上去也不会散落,结果越背越多,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。二是喜欢爬高处。哪怕用尽了力气也不停下来,以致摔死在地上。文中还说:“今世之嗜取者,遇货不避,以厚其室,不知为己累也,唯恐其不积。”,用蝜蝂比作现世贪得无厌的人,终将难以逃脱“落马者”的命运。诚然,每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世界里,面对金钱、美色、权力的诱惑,人非圣人,都会有欲望冲撞和内心纠结的时候,但是要能廓清内心的迷雾,有理智,讲理性,让理智战胜贪欲,做欲望的主人。自古有“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”。不然人与蝜蝂又有什么区别呢?

前几年“表哥”杨达才、“天价烟”周久耕的落马,不正是追求欲壑难填、奢侈糜费的人生后果吗?古语云“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所谓正心是指不为物欲所蒙蔽,保持心灵的安静;所谓修身是指人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,这是治国、平天下的前提。因一时贪欲而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,后悔莫及。究其原因,也正是平时缺乏理性的“正心与修身”而导致贪欲占据上风。要知道,良田万顷,日食三餐;大厦千间,夜眠八尺。每个人的客观需求总是一定的,每个人的一生漫长而短暂,要牢记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每一次诱惑前内心的挣扎,挣扎后理性的克制都是“正心”与“修身”的历练。要防微杜渐,正本清源,注重培养高尚的情操,真正的人生必有伟大、高尚的品格,不以贫贱富贵为转移,不畏强权、恬静淡泊、矢志不移。学习古人的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精神,时常反省,腐败的根源在缺乏人生信仰、丧失人生境界的人心。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,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自然会满足于简朴的生活。

自我修身要经得起考验,不忘初心。很多人一开始还是很廉洁,能够理性控制贪欲,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,权力不断扩大,忘记当初入党时信誓旦旦的承诺。曾经有一个邻居,多年前,处于单位的边缘岗位,总听见他谩骂贪官、埋怨体制,咒骂腐败,当时我们觉得他定是个好干部。后来,偶然被提拔到某实权部门要职岗位,前几天忽闻其因受贿落马,顿时惊呆了。听说他“靠边站”的时候是真对腐败恨之入骨,但在要职部门,尝到甜头时也真的收不住手。经历人生掌控权欲的巅峰与身处监狱的低谷,经历竟是如此让人唏嘘。人之所以为人,总该是有些特别的品质,比如坚持、比如理性、比如克制,关键要能坚定信念,不管在哪个状态,用理性克制贪欲,坚定自己的原则,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能做到心有所畏,言有所戒,行有所止。

如此多的人前仆后继的倒在腐败这根“高压线”上,贪欲仅仅是主观方面。纵观社会发展进程会发现,自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实际上一直在推行一种缺乏载体的反腐。共产党打天下时,反腐所依附的载体是战争,战争中,人民群众扮演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的角色,因此,不能脱离群众,不能腐败。建党后,毛泽东同志用群众运动来取代战争,作为执掌政权后的反腐载体。过去三十多年,由于权力结构未改,共产党采用权力反腐,即以领导人的决心和重视程度来反腐,但这仍是一种缺乏有效载体的反腐方式。

习近平主席曾强调,有腐必反,有贪必肃,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。反腐需要制约与监督权力的运行,把权力的监督者从笼子里放出来,增加公众对政府官员的问责,使政府部门的权利出现制衡与分解,从而有效推动廉政建设。制约与监督需要完善的体制与机制作为支撑,根本上要推进法治建设,法治才是真正的反腐利器。作为党员干部,不是说一定要对哪部法律有很精准的研究,关键是要有遵守、崇尚法律的精神,要有法治思维。以前,河南省交通厅的岗位上,连续四任厅长前仆后继,一任比一任贪腐得多,究其原因,除了自身贪欲外,缺乏约束与监督的法律机制,忽视法治的力量是社会重要的原因,所崇尚的手中的权力为其贪腐提供了温床。

自古就有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的朴素说法。在当今社会,上访者络绎不绝,维权者到处奔波,其根本原因在于法治不彰。法治对于民众而言,永远是受拥护的,因为在民与民的利益博弈里,法律是能够调解的。而一旦民与官存在利益冲突,民官博弈导致民众血泪斑斑的不可胜数,其背后折射的是权力的不对等。推行法治就是要解决为权力者实施权力时立规矩,意味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“拍蝇”到“打虎”, 从“不敢腐”到“不能腐”、“不想腐”, 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走反腐之路,用法制将权力关进“笼子”,用法治将“笼子”越扎越紧,要以壮士断腕、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,以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作风和韧劲,不断取得法治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来取信于民,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。

曾经,我们用“反腐败”,记录它顺民意而起,迎顽瘴痼疾而上的起点;现在,我们用“廉政新常态”,剖析它经年绸缪,进退有度的务实设计。希冀在法治的监督与理性的约束下,廉洁自律成为每一个同志不容迟疑的必然。(毛中和)